第(3/3)页 吹的呢? 各种高低音奇形怪状的......笙,箫,笛子,唢呐,埙,葫芦丝,管子,巴乌....... 一个笛子家族,就够你辨认一下午。 笛子家族笑呵呵的带你辨认他的族人。 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。 “大哥!看!” “这些都是我们笛子小伙伴,它们分别是.......” “曲笛,梆笛,口笛,蒙古笛,维吾尔笛,藏笛,侗笛,玉屏笛.......” “大哥你记住了么大哥?!” “......” 记你M,我忘了笛字怎么写了。 ...... 而打击乐器更是野的一B。 你想真正用明白打击乐配置,起码需要懂编钟,云锣,磬,鼓,锣,钹,木鱼什么的。 这还也只是民族乐团中,“传统乐器配置”的一部分。 是的,一部分。 TMD民族乐民族乐。 华夏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。 有必要?当然有! 比如,你弹XJ的舞曲,是不是得搞个手鼓,冬不拉? 演奏朝鲜族曲目,是不是还得有长鼓,伽倻琴? 这只是缩影。 鬼知道南方有多少民族,这些民族有多少乐器,这些乐器有多少奇葩的...... 更何况....... 民族乐团的发展,到现在,是融合了一些西洋乐器的。 比如常用的大提琴,低音贝斯等等等。 自然也经常会出现电子乐器,比如电吉他,电贝司,合成器。 这不是编曲,只是配置。 可能经常性的用不到,但你得有。 而格鲁伯,或者说,任何一名指挥家,如果想驾驭一个乐团,就真的必须要将乐团中所有能配置上的乐器,全部了解,并且对其音色有研究。 是的,音色还是那么重要。 这也是为什么会说,指挥是最NB的一个音乐行业。 他懂的太多了,他必须懂的太多。 所以,格鲁伯是真麻了。 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。 出趟国。 天天上补课班可还行? 老艺术家,说出去的话那就是泼出去的水! 既然答应了,就必须做到。 既然要做,那就必须做到最好。 我今天就是把脸打肿,也必须得是个胖子!! 知识量很恐怖。 但如果只来一两首曲目,针对性的学习一下的话。 倒也是可以达成的。 当然,难度依旧是爆表。 试想一下,你就是个修船的,会修点渔船。 突然有人站出来让你二选一。 要么手搓个万吨大型驱逐舰,要么手搓个十万吨+的核动力航母。 是,十万吨+的核动力航母确实比万吨大驱难多了。 相比之下,手搓万吨大驱是简单了。 但是NM这要求依旧离谱。 格鲁伯觉得,自己有必要在正在写的回忆录中记载这难忘的一次经历。 《那些年我在华夏上补习班的日子》《华夏乐器为什么那么多》《学海无涯苦作舟》《苦海无涯回头是岸》《我TM小船翻了》 李少杰就不一样了。 笑死。 回到西洋乐团里,那就仿佛回到家一样。 这里的人说话都好听,非常喜欢这里。 互换了这一波后,几乎所有站在第三视角看这次事件的音乐家都忍不住感慨了起来。 杰哥的天堂,是格鲁伯的地狱。 可格鲁伯的天堂,还是杰哥的天堂。 如鱼得水,如鱼上岸,但一个是普通的鱼,一个是TM鳄鱼...... 很快。 演出正式开始。 经过了魔鬼训练的格鲁伯,明显感觉掉了不少头发。 但满面红光,自信满满的样子,完全可以知道,格鲁伯的进步极大。 虽然格鲁伯失去了头发,但也收获了快乐。 这天,两国领导齐聚音乐厅。 准备欣赏这两国顶尖音乐家准备的盛会! 第(3/3)页